logo.png
  • 首页
  •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投融案例
  • 新闻舆情
    • 政策动态
    • 行业动态
  • 英才招募
  • 联系我们
新闻舆情 HAISHENG CAPITAL
  • 一周资讯(2021.9.14)
  • 一周资讯(2021.9.7)
  • 一周资讯(2021.9.1)
  • 一周资讯(2021.8.24)
  • 一周资讯(2021.8.17)
  • 一周资讯(2021.8.10)
  • 一周资讯(2021.8.4)
  • 一周资讯(2021.7.27)
首页 --> 新闻舆情 -> 行业动态

一周资讯(2021.7.20)
信息来源:本站讯 发布时间:2021-07-20

 

国内、外新冠疫情最新动态播报:

 

 

 

宏观动态

 

央企半年报全面“亮”起来国资委划出“十四五”重点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营业绩全面“亮”起来,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利润总额1.31万亿元、净利润1.02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速分别达8.7%、17.9%、20.6%。其中,上半年净利润首次突破1万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强调,要扎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资央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按照“十四五”以及今年下半年重点任务的部署,央企要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并通过加快重组整合、清理退出“两非”“两资”等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取得新成效。此外,大力推动重点行业减排降碳,严控高能耗、高排放和过剩产能项目投资。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扎实推动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主要经营指标、投入产出效率、经营管理效能等大幅提升,央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密集投产运营,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扎实推进。

这一“亮眼”成绩单背后,改革创新是重要的“动力源”。中央企业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健全,“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等改革典型经验示范作用积极发挥,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深推进的改革新局面。

郝鹏表示,下一步要抓紧要、善攻坚,坚决落实改革创新重点任务和相应激励政策,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全力以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年底前完成70%以上的目标任务。

郝鹏提出,要高质量实施好“十四五”规划,要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积极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取得新成效,积极推动中国星网公司整合、加快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有序推动省级管网融入国家管网,加快建设物流大数据平台、海工装备创新平台、中央企业资产管理专业化平台,加快清理退出“两非”“两资”,巩固“处僵治困”成果;要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

绿色低碳转型也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据了解,国务院国资委正组织制订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央企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减排降碳,做好“两高”项目排查评估,严控“两高”增量项目,引领带动绿色低碳技术突破。

(网络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公司供稿部门:国企混改事业部)

 

监管动态

 

监管要求储备2022年专项债项目,拟投向9大领域

 

近期国家发改委向地方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地方专项债项目前期工作。通知称,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专项债在推动有效投资中的作用和效益,争取明年专项债券早发行、早使用、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拟投向九大领域

投向方面,通知提出,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聚焦政府主导、早晚都要干、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储备。

通知提出,禁投领域方面,不安排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不安排一般房地产项目、不安排产业项目,不安排楼堂管所项目。

(网络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公司供稿部门:战略发展部)

 

 

区域新闻动态

 

天津经开区又一领军企业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近日,天津海河生物医药科技集团完成A轮融资,领投方为宇杉资本旗下领衔健康医疗基金,投方为沃生投资。海河生物集团总部及旗下海河标测均坐落于天津经开区,企业专注于医疗器械/药品研究成果转化、临床前检测、动物实验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法规咨询服务,在国内医疗器械CRO和医疗器械检测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医疗器械CRO行业的领军者。本轮融资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在天津经开区扩建检测设施及开拓医疗器械CDMO业务,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本轮融资后,海河生物将进一步拓展医疗器械CDMO业务,这项业务满足了中国创新医疗器械企业的关键需求,有望为众多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积极灵活的产能构建策略。在推动行业创新的同时,可以有效与其既有业务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发挥客户资源优势,前景可期。

(网络信息来源:津云)

(公司供稿部门:战略发展部)

 

 

行业动态

 

国企混改新闻动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

积极稳妥推进浦东新区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整合重组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意见提出,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整合重组。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核心要点:

在浦东特定区域开展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

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在浦东新区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

目标到2035年浦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

增强浦东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推动超大规模开放算力、智能汽车研发应用创新平台落户浦东

加快浦东新区关键技术研发、聚焦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

(网络信息来源:证券时报)

(公司供稿部门:国企混改事业部)

 

 

日用化学行业

上半年,化妆品卖了1917亿!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亿元,同比增长23.0%。其中,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1917亿元,同比增长26.6%,较去年同期0.2%的负增长,提升26.8个百分点。

具体每个月来看,3月、5月、6月化妆品类零售额均超300亿元,4月跌破这一数值,环比下滑26.09%,达272亿元,为3—6月最低点;6月379亿元则达到今年上半年最高水平,不过,当月的同比增速处于上半年最低位,达13.5%,这一数据比去年同期也低出7个百分点。

从5月开始,各化妆品品牌开始备战618,借助这一年中大促活动,品牌们迎来了销售业绩的小高峰。5月、6月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为319亿元、379亿元,环比增幅分别为17.28%、18.81%。在增速上,3—6月,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速均保持双位数增长。其中,3月增幅最高,达42.5%。

但高增速下,依然难挡增幅逐月放缓的趋势。今年4月,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幅出现断崖式下跌,较上月下滑了24.7个百分点;6月也在5月14.6%的基础上再降1.1个百分点。

(网络信息来源:品观网)

(公司供稿部门:日用化学项目组)

 

 

医疗与卫生保健行业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

印发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效率,积极稳妥推进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规范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的经办管理工作,制定本规程。

一、DIP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原创付费方式。DIP以大数据为支撑,把点数法和区域总额预算相结合,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推进医保基金平稳高效运行。

二、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按照国家医疗保障政策要求,积极推进DIP经办管理服务工作,做好协议管理,开展数据采集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区域总额预算管理,制定分值等指标,开展审核结算、考核评价、稽核检查,做好协商谈判及争议处理等经办管理工作。同时,建立激励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激励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与DIP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制,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序推进与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结算。

三、省级经办机构要切实落实指导和组织责任,指导统筹地区制定适合本统筹地区的DIP经办管理规程、扎实推进规程落实,并对经办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估。省级经办机构应当依据本规程制定全省DIP付费经办管理规程。

四、DIP业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完善协议管理,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协商谈判机制;

(二)按照全国统一的业务和技术标准,加强数据治理,为DIP业务开展提供支撑;

(三)实施区域总额预算管理,合理制定DIP支付预算总额;

(四)确定统筹地区病种分值和医疗机构等级系数;

(五)开展审核及月度预结算,也可按月结算;

(六)开展年度清算,计算各定点医疗机构DIP年度清算医保基金支付金额;

(七)强化DIP全流程监测,加强考核评价。

五、DIP主要适用于统筹地区医保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包括日间手术等)。

(网络信息来源:人民政府网)

(公司供稿部门:战略发展部)

 

 

房地产行业

中指研究院:1-6月房地产行业共融资11089.5亿元同比下降8.1% 

 

中指研究院今日最新发布《2021年年中房地产行业融资盘点》,数据显示2021年1-6月,房地产行业共融资11089.5亿元,同比下降8.1%,环比下降6.1%,融资收紧态势明显。其中信用债实现融资3323.8亿元,海外债1899.3亿元,信托3379.8亿元,ABS2486.6亿元。债券发行仍为房企融资的主要形式,海外债及信托的快速下滑是行业融资规模下降的主要因素。

分月来看,各月走势与上年基本相似,1月、3月为集中融资月份,占到上半年总融资额的42.9%。从增速来看,自3月起单月融资总额同比下滑,其中6月同比降幅最大,实现融资仅为上年同期的72.6%。考虑到2020年1月覆盖春节假期、2月为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这两个月份的单月融资同比上升也并未真实体现行业融资能力的提升。可以说自年初以来,行业融资环境从未放松,单月融资能力同比持续减弱。

(网络信息来源:鲸平台)

(公司供稿部门:战略发展部)

 

  • 公司业务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网站后台管理
 
xml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