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华兴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华兴资本”)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启动港股上市流程,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业内的“独角兽猎手”,华兴用了13年的时间在资本市场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一、华兴资本的基本情况
1、企业简介
华兴资本创立于2005年,是中国领先的服务新经济的金融机构,公司业务包括私募融资、兼并收购、证券承销及发行、证券研究、证券销售与交易、私募股权投资、夹层投资、券商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致力于为中国新经济创业者、投资人提供横跨大陆、香港、美国三地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华兴资本集团在北京、上海、香港和纽约设有办公室,拥有近600位员工。截至2018年3月31日,华兴资本集团已帮助客户成功完成包括首次公开募股、并购和私募融资等超过700宗交易,交易总额逾1,000亿美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近41亿美元。
2、业务范围
从为早期初创公司提供私募融资顾问服务起家,经过13年的发展,华兴资本已先后搭建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及多牌照境内证券合资公司华菁证券三条主业务线,为全球新经济领域客户提供私募融资、并购顾问、直投、上市承销、资产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3、投资方向
截至2018年3月31日,华兴资本管理六支主要私募股权基金(包括华兴新经济基金的五支私募股权基金以及一支华兴医疗产业基金人民币一期基金),并管理数支投资单个公司的专项基金。华兴新经济基金关注新经济龙头公司的成长期及中后期,主要分布在中国消费升级、技术革新及行业转型领域。华兴医疗产业基金人民币一期基金投资于医疗仪器、医药及医疗保健服务等广泛医疗领域。
4、企业文化
具有江湖气息的华兴,公司倡导肝胆相照、坦诚相见和相互协作的做事风格,用心对待每一次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做不成生意做朋友。作为公司的“老大”,包凡的个人魅力非常强大,他所定义的成功并非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一群人的成功,并将更多的公司回报分享给团队。
二、华兴资本的投资业务
华兴资本在投资管理板块的主要业务为私募股权基金,也是近几年最为重视的业务之一。作为 “独角兽背后的独角兽”,华兴资本是最早一批提出新经济概念并且勇于实践和探索的投资机构。在新经济各个领域的细分市场精准把握风口,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享受中国新经济爆发性增长所带来的红利。
1、投资领域与行业
华兴资本投资的行业中既有科技赋能的传统行业,也有伴随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新物种,但都要符合华兴定义的新经济行业的三大基本要素:技术驱动、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创业型公司。投资主题主要为三大块:产业变革、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主要投资领域分布在O2O及新一代电商、互联网金融、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和新媒体、智能硬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TMT、医疗保健、教育等。
2、投资数量与金额
截至2018年3月底,华兴资本管理六只私募股权基金,认缴总额约合31亿美元,已经投资了约90家公司,投资金额19亿美元。摩拜、滴滴、奇虎、途家、车和家、链家、京东金融、英雄互娱等公司,都成为华兴私募股权基金的明星项目。
3、单笔投资额大幅上升
随着新经济产业格局和商业模式的逐步调整和清晰,部分行业的头部效应已经显现,对优质项目的争夺越发激烈,华兴加大对目标项目的投资力度,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趁势而上。如2015年单件投资金额仅为3153万元,2016年达到了13979万元,单笔投资额有大幅上升趋势。
4、市场低迷阶段依然保持强力的投资节奏
2018年在股权投资市场总体规模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华兴资本上半年完成了6笔投资,单笔金额24187万元,同比增长105.79%,半年的总投资额超出2017年全年的总投资额27592万元。究其原因,华兴在过去十三年期间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深耕客户资源能够给华兴带来持续的投资机会。例如2018年6月11号完成对哦加哦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猩便利)5000万元的PE-Growth轮投资,华兴在2017年就已经参与了猩便利VC-Series B阶段投资,投入金额5000万元。
数据来源:投中信息网
5、覆盖全周期投资阶段
华兴所打造的全产业链漏斗模式让团队有机会挖掘早期项目的潜在价值,从Angel到PE都有华兴的身影。一路陪伴企业的成长,华兴不仅收获了优质项目的参与权,更获得了资本市场的信任和源源不断的项目来源。
数据来源:投中信息网
三、华兴发展思路总结
●洞察建立在数据之上
一切观点的建立都要在充分的数据验证之上,观点本身并不值钱。
●从周期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位置和未来
行业和金融都有一个超级周期,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背后的驱动力是推动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互联网行业的赛道将变得越来越广。
●加大新经济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新经济是国家倡导和扶持的重点领域之一,传统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出口和投资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依托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和产业变革的新经济将是未来唯一可以肯定的发展趋势。
●加大科技创新源头的战略布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是投资到技术创新的源头企业和上游企业,更要参与到这些企业的创立中去。
●对于未来趋势的先知先觉
一旦认准方向,会选择不惜余力的投入和布局,抓住趋势才是关键。
●扁平化管理
实行OKR管理体系(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实施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实现高效正确的做事。
●注重企业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培养
创造自我驱动型的创业和学习氛围,大家是创业者的身份而非员工身份。公司成立时间越久,越发现建文化、定机制甚至比业务还重要,只有自我驱动型人才才能保留下来。